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能力建设项目预验收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2-04-10
4月24日下午,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在武汉组织召开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能力建设项目预验收会。此次会议旨在检查评估创新中心承担的工信部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能力建设项目》任务完成情况,督促指导创新中心为正式验收做好准备。
预验收会专家组由中科院院士徐红星等5名技术专家和2名财务专家组成;省经信厅副厅长江斌、科技处处长田智勇、四级调研员陈起,市经信局总工明文龙,数字经济处处长苏新威、副处长万纤、科长段志雄,东湖开发区企业服务和重点项目推进局副局长刘春林、科长王琳出席会议。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余少华院士(线上)、中信科集团科技与信息管理部副主任高永东,创新中心总经理肖希、副总经理郑彦升等全体管理层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田智勇处长主持。
会议首先由余院士系统介绍了创新中心自2017年成立至今的总体发展情况。他指出创新中心通过持续的设备、人才投入,逐步建立起国内领先的光芯片和光器件工艺平台、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转化了一批关键成果,自我造血并与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他恳请省市区各级加大支持力度、对创新中心后续运营给予持续支持。
随后,项目负责人肖希汇报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部门预算)《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情况,他从创新中心简介、项目批复及调整情况、项目总体进展和平台建设情况、项目考核项自评、项目总结等五个方面,介绍了项目实施所取得的进展。建设成果主要体现为“五个三”:已建成三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工艺平台;首发三大类芯片并完成光芯片系统应用;转化三个系列成果并有效支撑产业发展;打造三大服务体系助推构建自主硅光生态圈;推动国内信息光电子产业核心光电子芯片和器件厂家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0%。在项目执行期内,创新中心购置各类设备仪表888台/套,累计合同金额超过3亿多元。
与会专家在听取汇报后,赴各技术平台观看设备演示,各设备及系统负责人详细进行了介绍答疑。专家组经过审阅资料、质询、答辩等环节,一致认为,项目完成了工信部批复的项目建设方案所列各项建设任务,达到了项目实施目标和考核指标,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平台能力方面,项目完成了III-V族高端光电器件芯片工艺平台、硅光集成芯片工艺平台、芯片测试及器件封装工艺平台的平台建设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试和产业化工作;
在产业化和服务方面,项目通过中试工艺平台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已形成高端光电子芯片技术研发能力,突破多项超高速光电子芯片前沿技术;
在创新成效方面,项目取得了一批世界级的原创新技术成果,特别是在超高速硅基光电子器件研制及其系统功能验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具备达标验收的各项条件,建议省经信厅提请工信部组织开展项目正式验收。
专家评审结束后,省、市、区各级领导都先后对创新中心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指导意见。东湖开发区企业服务局刘春林副局长明确表示,将对创新中心保持持续的支持,希望创新中心的成果能领跑国内外。
市经信局明文龙总工随后发言,他首先肯定了创新中心的建设成果及为验收做的准备工作,并指出本次预验收会是为正式验收做预演,希望各位专家能多提宝贵意见,促进创新中心长远发展。
省经信厅江斌副厅长作总结发言,他首先感谢各位与会专家对创新中心预验收工作的指导和支持,肯定了项目建设成果。他指出,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自2017年10月31日获得工信部正式批复以来,作为全国正式批复建设的第二批、湖北省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各级经信部门的支持下,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平台建设成果显著,目前已较好的完成了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他希望创新中心能针对本次预验收会上专家组提出的建议进行改进,完善材料,为正式验收做好准备。同时,他还殷切地期望,创新中心应把正式验收作为起点,坚持不懈地解决国家重大产业需求,解决“卡脖子”难题,汇聚高水平人才,持续机制创新,带动产业发展。